|
||||||||
|
||||||||
|
不要让功德提前化成钱来享受 |
||
|
||
不要让功德提前化成钱来享受 要修道,要少为自己求。不要一念经做善事,就求事业,求发财,求什么都顺利。诵经善事本有功德,如果一下子都化成了现世报,下辈子用什么?所以,要藏起来,不要享受掉。也讲个买金刚经的故事。 以前宋朝时,有个信吴的,是个屠夫,他很有钱。有一次,他常常看到一个卖菜的农夫,走路时,双脚离地,就很神奇。农夫说,我只有念金刚经,没有其他神通。屠夫讲,金刚经这么好。我不会念,我来买你念诵的金刚经好不好。农夫同意了。屠夫以一天一贯钱的价格买下,农夫一年念的金刚经功德,共花了三百六十贯钱。农夫的金刚经功德被买了以后,从此走路就不会离地了。 屠夫因为造了许多恶业,死后就到了阎罗王那里。阎罗王查了一下,发现他只有买了金刚经功德。本来要堕落畜生道还杀业。因为买了金刚经功德,他又被投胎到了人间。 大家去供养三宝,供米给三宝,其实是买三宝的功德。要这样子想。修行人有没有功德。佛说了,舍一得万报,是真的。千万不要一念经,一学佛,就求着世间的圆满。念经后,突然发财了,如果有智慧运用财富,能布施惜福,那是好事。用钱来多培养福报。如果没有智慧,把功德化成了钱,浪费了,或者造业了。那是很可惜的。 修行不求世间的发财,一切顺利等。首先,受苦是了苦。过去的恶业在受时,其实是了苦时,应该欢喜。顺利其实是享受福报时。那等你智慧的运用财富时,财富自然会来。做善事,功德福不唐捐,佛菩萨不会亏待你的。如果发财富贵了,更要谨慎,也不要太过欢喜。这些都是功德化来的。 以前人们拿东西来供养印光大师,印祖都不要,而是转交给谛闲老法师。印祖说:我福德浅薄,无福消受。老一辈修行,对福报都很谨慎。人们供养印光大师,也是他的福报现前,但他不要,而是谦卑的送给他更尊敬的老法师。 修行人对福报,要很了知。这样才不会迷惑,也不会退失信心。福报没有现前,不会灰心觉得佛无灵感,先存着,没人会抢走。现前了,也不会迷住,突然发财了,就想着发更大的财,被世间法迷住了。不知道这些钱都是功德变化出来的。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