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净土法门法师:从前做皇帝、做官员的,他天天快乐得不得了,什么原因? |
||
|
||
问:这位同修问,我是梅州千佛塔寺念佛堂的负责人,请问老法师要怎样管理好念佛堂,请老法师慈悲开示。 答:不要管理,每个人都学《弟子规》就好了,个个都是好人。你有没有听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管人的?只要大家都学《弟子规》,就不用管了。现在我们这里杨老师在北京「大方广」,她底下员工很多,她从来不管,也从来没有开过一次会。为什么?人人都学《弟子规》,人人工作都非常勤奋,都很认真努力,都很感动人,哪里要管!要管就坏了,要教,不要管,要教。在家庭里面,你懂得这个道理,你的儿女多,不要管,要教。管,管得你心烦,天天生烦恼;你要教,快快乐乐的,他都上轨道了。整个社会亦复如是,你像现在国家要管理,管得好辛苦。从前做皇帝、做官员的,他天天快乐得不得了,什么原因?他教,「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不是「建国君民,管人为先」,不是的,教!从家庭到团体、到国家一个道理,一定要教。教的时候首先是以身作则,你自己要做到,你自己是大众好榜样。自己守法,大众不能不守法;自己不守法,叫别人守法,人家就有疑惑,就不会服从你了。所以自己要以身作则,这才行。 …… 所以人家问我:净土法门法师,你这是什么教育?我说我这个教育叫补缺教育。现在社会教育大家好像感觉到很兴旺,教育里头缺什么东西?缺「德」,没有道德这个学科,缺少道德。我今天提倡的叫道德教育,所以叫补缺,补你们学校教育缺的这门课,希望联合国出面来做补缺的教育。一切教育里头都重视伦理道德,这社会就安定了,冲突自然化解,不是难事,要教!不教人家怎么会?《弟子规》的教学,你们看看每一场上课的时候,听众里头就有很多人在流眼泪,就有很多人受感动。可见得《三字经》一开头讲的话正确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大乘教里面,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的理念。为什么要教?就是依据这两句话,人性本善。他为什么不善?没人教他,他就受外面环境影响,学坏了;要有人教,他会回头,他知道他自己做错,他知道忏悔,回头是岸,所以不教不行。 释迦牟尼佛我们知道他是王子出身,他知道社会问题的严重,做国王能不能解决?不能解决。这就是教化众生这个事情,化解冲突,真正落实到安定和平,政治做不到;武力也做不到,经典上记载,释迦牟尼佛十几岁的时候,武艺超群,做不到;到最后统统他都放下了,他来搞社会教育工作。你看从三十岁,为我们示现证道,证道之后就传道,传道就是教学。教了四十九年,他老人家是七十九岁圆寂的,我们中国人讲虚岁八十岁,七十九岁走的。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教学!教学重要,一生从事於教育工作,他所教的他全部都做到了;他教我们看破、放下,他自己真的看破,真的放下了。一生教学都是义务的,没有向学生收学费,没有,全是义务。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我们在大乘教里面看到,很多宗教徒都来跟他学,那就是佛的学生。佛学生里面有婆罗门、有印度的瑜伽、数论,那些宗教徒都跟释迦牟尼佛学。所以,只有教育这个方法才能化解冲突。 冲突从哪里化解起?首先从家庭,你看看现在离婚率多高?这是严重冲突。夫妇冲突,父子冲突,兄弟冲突,那个社会还会有太平日子过吗?根在这个地方。中国这个几千年来,社会安定,虽然改朝换代,那都是很短的时期,很快就恢复到正常。靠什么?靠教育。中国教育的特色在家庭,从前是大家庭制度,这是现在人没有法子想像到的。在中国过去,三代同堂少,四代、五代多,所以一个家族,人少的都几十人,人多的几百人。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真正大家庭有一千多人,那个家长要管这一千多人,不是容易事情。他用什么管?用教学,自己现身说法,自己做大家的榜样,个个都服,这是中国家庭的特色。教的是什么?给诸位说,就是《弟子规》。 所以《弟子规》是家庭教育,不是学校课本。你看中国古人家训(家规),每个家族都有,《弟子规》是中国几百家的家训的集大成。把精华的地方统统取出来,以孔夫子的教诲作为纲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这一句经文作为纲领。所以它全文分为七段,第一段是孝,第二段是弟,第三段是谨,再来是信、爱众、亲仁,最后是学文。编得好!文字简要详明,全文一千零八十个字,三百六十句,一句三个字,好念。所以再大的家庭,再复杂的群众,只要你把《弟子规》教好了,人要不要管?不要管。为什么?个个都会自己管自己,都管得很好。 所以从前学校教育是家教的延续,社会教育是这个教育的扩大。佛教来了,佛教的教学才达到人生真正的圆满,因为世间教育是讲一生,佛教讲到来生,讲到后世,真正到圆满。所以我说中国是四个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佛教教育,这个不能不懂。要拯救今天这个世界,你要不把这四种教育搞清楚、搞明白,认真努力去做,实在想不出第二个办法。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我们自己做到了,就是教化众生。为什么?别人看到了他受感动,他就会向你学习。所以劝同学们认真学《弟子规》,你的问题都解决了。 学佛答问 (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