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净土法门法师:离开“戒定慧”就不是佛法 |
||
|
||
摘自老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344集 2016年6月6日 讲于 台湾 佛教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诸位要知道,佛法的学习虽然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些法门都统摄于“戒定慧”三学,离不开“戒定慧”三学,离开“戒定慧”就不是佛法。 我们净土念佛,我们有没有离开“戒定慧”?出家学佛的受过“三坛大戒”,形式。要有实质,要真干。受了戒不能够依教奉行,那就破戒。破戒,那是欺骗老师、欺骗佛菩萨,这个罪很重!佛菩萨不欺骗你,你欺骗他。 可是佛法里面说得好,任何一门都能够统摄一切法门,所谓叫“一经通,一切经通”。这不是假的。一个法门契入,门门都通了,为什么?明心见性。禅宗叫“明心见性”,教下叫“大开圆解”,这一部经通了,部部经都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东方教育的微妙,跟西方不一样。所以东方的儒、释、道是一家,佛陀“戒定慧”这种修学的方法传到中国来,儒家接受了,道家也接受了。所以古时候的老师对学生他重视的是悟性,这学生聪明,一说他就懂、一看他就懂、一听他就懂,这是圣贤的材料。如何引导他成圣成贤,他的成就超过老师,这是老师教学的本事,我有能力教出的人比我高明。如果教出来的学生不如我,完了,他不如你,将来他的学生不如他,这就下去了,到最后就完了。中国人不如是,要别人站在我的肩膀上上去,更上一层楼,这才叫学生,这才叫家庭的子弟,世世代代出圣人,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个比一个高明,心量大,为祖宗增光,为众生修福,不是为个人。 孔老夫子一生没做官,他要做官不难;一生教学,从事于教育工作。教育是所有一切法门的大根大本。儒家有一套教学的体系讲得好,佛法也不例外,由浅而深,由略而广。 你看佛陀办学校,开悟之后讲“阿含”,讲“阿含”是办小学,“阿含”讲了十二年;十二年之后讲“方等”,“方等”是中学,八年,跟前面连起来二十年,这二十年扎根教育,没有根,就上不去,这二十年扎根教育;再向上提升“般若”,这是世尊主要的教学,课程里面是主要课程,二十二年,前面二十年加上二十二年,四十二年;最后八年把菩萨的境界提升到佛境界,研究班,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业。 我们没错,佛陀是教育,教育是宗教。记住: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今天完全走向形式,实质没有了。 我二十六岁学佛,认识章嘉大师。我向章嘉大师请教,那时候年轻,将来学哪一种行业,比较适合我,老师要我出家,他说这个行业对你很适合。那时候我一个人在台湾,无忧无虑,无后顾之忧,我能接受。告诉我学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又说:你要不认识释迦牟尼佛,你会走弯路,就是你会走冤枉路、你会走到岔路,会走错了。怎样认识释迦牟尼佛?教我念两本书,《释迦方志》、《释迦谱》。 我们念了之后才恍然大悟,这是经典上摘录下来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年谱一样,传记。看了之后,这到底是个什么人?用现代的话来说,释迦牟尼佛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教育家,他的社会教育很广,包括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一生从事于教学。没有道场,别人提供道场也接受,也不拒绝,讲完了之后就离开,多半的时间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住在野外,真的得大自在。 这个教育涵盖的范围太伟大,他没有一样不知道,你去问他,他都知道。他的智慧从哪来的?谁教他的?没有人教,是自己通了的,无师自通。在中国往前面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老庄孔孟,他们跟谁学的?都没有老师,都是无师自通。我们无法理解,大乘经里头佛说过了。尤其是惠能大师讲得太清楚,“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无量智慧、具足无量才艺、具足无量德能、具足无量相好,样样都具足,一样都不缺,只要你见性,你全就得到了。你要不见性,那就没有法子;你要能见性,样样具足,真的是心想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