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大意[1986年](第二集)


   日期:2010/9/28 16: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第二集)  1986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01-06-02

  请掀开讲义第二页,第二:

  认识此经。】

  我们要想研究这一部经,对於这部经的内容、性质先要有一个了解。一般古人注经,我们翻开注解,开头会看到「五重玄义」或者是「十门开启」,像《疏钞》就是用十门开启的方法,很详细,《弥陀经要解》是用天台家的五重玄义,就是介绍这一部经,在没有讲经之前先做一个概括的介绍。我们此地用的方法也是采取天台的,但是名称有一点改变。

  经名—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第一是『经名』,这部经的名称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就是《阿弥陀经》本来的名字,我们先从这里说起,以后为什么会变成《阿弥陀经》,这里头也会说到,我们分三个小段来讲。你知道经题的意义才晓得这部经的好处。

  「称赞」,有能称赞的人,有所称赞的事。能称赞的人是谁?是「一切诸佛」,这四个字我们要把眼睛睁大一点看清楚,不是一尊佛称赞,是一切诸佛称赞,换句话说,没有一尊佛不称赞,你想想看,这部经、这个法门如果不是很好,好到了极处,怎能叫一切诸佛都称赞?这是我们要很冷静的去想一想。你们打开三藏经典,哪部经是一切诸佛称赞的?没有看到,只看到这部经是一切诸佛称赞的。我们修行这个法门,当然一切诸佛也就称赞你这个人,这是一定的道理。你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怎么不是一切诸佛之所称赞?从这里你能够体会到这部经的殊胜。

  所称赞的是什么?是不可思议功德。不可思议,这是说到极处了。思是思惟想像,没有法子想得到,想不到的;议是言语讨论说明,也没有办法说得出的,那是什么?是功德。功德这两个字,特别是在这部经上来说,什么是功?什么是德?「功」简单讲就是功夫,我们下一分功夫当然就有一分收获;「德」就是收获,我们得到什么。这个功夫就是: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这是功夫。『执持名号』是方法,是手段,『一心不乱』是目的。我们今天为什么念佛?就是希望用这句佛号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我们用这个方法恢复我们的本性、显露我们的真心,这是功。德是什么?

  带业往生顿超圆证。】

  这是我们所得到的。只要你依照这部经典的理论方法去用功,所得到的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特别强调带业,这个意义就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往生,都能在一生当中取得西方极乐世界。

  我这一次从美国回来,旧金山有一位同修送我一个录音带,这个录音带是过去倓虚老法师在打佛七里面讲的开示,我们柜台上有,有空的时候叫他们放给你们听听,一共九十分钟。倓虚法师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师,他有一本传记叫《影尘回忆录》,也许你们有同修看过。他是中年出家,非常有成就。我听到这个录音带很受感动,所以我到香港去就想找他的录音带,他过世大概已经有二十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是一九七七年,今年是八七年,十年前我到那里讲经,他老人家已经过世很多年,没想到还能听到他的声音。他在开示里面告诉我们,他亲眼看到念佛往生、预知时至、没有害病的,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他看到二十多位,这一点都不假。

  里面有个故事,就是谛闲老法师的徒弟,跟他算是师兄弟,谛闲法师是他的老师。有一个也是出家人,就是谛老法师的徒弟,不认识字,是个做工、做粗工、做粗手艺,以后出家,四十多岁出家。出家之后,谛闲老法师叫他不要受戒,也不要住在寺庙里,寺庙里早晨要很早起来念佛、上殿,恐怕他年岁大,身体也不行,就教他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要学就念这一句佛号,他说「你只要一直念下去,将来一定有好处」。这个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听话、老实,师父教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所以老和尚给他找了一个破庙,没人住的小庙,叫他去住在里面,找了几位护法照顾他,每个月送一点钱给他过生活,买一点米,买一点菜,找个老太婆替他烧饭,他什么事情也不要干,一天到晚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继续念,这样子念了三年多,不到四年,他这三年多从来没有出庙门一步,真难得,真是老实。

  有一天下午出去看看他的亲戚、朋友,晚上回来之后就告诉烧饭的老太婆,「你明天不要替我烧饭了」,这老太婆想到师父一进来这里从来没有出过门,今天下午出去一下,恐怕明天有人请他吃饭,所以明天她就不来上班。到了第二天中午,老太婆到庙里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看看他有没有吃饭,到庙里去找他,没人。他那个破庙连大门也没有,所以也不要开门、不要关门的,找到里面看到师父站在那个地方,手上还拿著念珠,叫他不答应,走到面前一看,他已经死了,站在那里死的,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不会,不像你们还听经、还研究佛法,他什么都不懂,就一句阿弥陀佛。

  这位老太婆慌了,她从来也没有看到人是站著死的,她没见过,就赶快报告那几位护法,护法一看也不晓得怎么办好,赶紧去通知老和尚,老和尚在天台山观宗寺,路很远,要走路去,这样一来一往把老和尚找来了,三天,他还站在那里站三天。老和尚来了之后替他处理后事。老和尚一来看到他这个样子很欢喜、很赞叹,说「你总算没有白出家,你的成就比那些讲经说法的法师,比那些名山大寺的方丈住持,要高得太多了」。一句阿弥陀佛的成就,念佛不可思议,这个法门难信,这是难信之法,如果肯信,容易修,容易成就,带业往生,一点都不错的。

  这些年有人提倡「带业不行,要消业往生」,真是搞得天下大乱,把念佛人搞得人心惶惶不晓得怎么好。我前年到美国,一下飞机,一位老居士,就是「慧炬社」的创办人,周宣德先生,你们大概也很多人晓得,他在机场接我,一见面第一句话就问我:「现在有人主张带业不能往生,消业才能往生。法师,怎么办?我们的心都慌了,没主张了」,那么大的年岁,大概他学佛比我年数还多。他一问我,我就告诉他:「带业跟消业是一个意思,没有冲突」。他说:「怎么呢?」我说:「带一点消一点,消一点带一点,不就是那么回事!」我说:「如果完全讲消业不带业,那谁往生?观音菩萨都不能往生。观音菩萨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还带一品生相无明,对不对?」他说:「没错」。「那观音菩萨不能往生,他没消干净。」业消干净是谁?成佛才消干净,等觉菩萨还带一品生相无明,如果说消业不准带业那就用不著往生,成了佛还往生干什么?

  虽然他们好像查经查得很辛苦,提出这个东西来反驳,「经上没有讲带业」,那么我问问他:「经上有没有讲四土?」他说:「有」。「有没有讲三辈九品?」他说:「有」。既然有四土、三辈、九品,怎么不带业?带得多的品位就低,带得少的品位就高,像观音菩萨只带一品,那最高了,等觉。你消得多不就带得少,消得少不就带得多,消业跟带业一个意思,如果说消业不准带业,或者带业不能消业,对於净土法门根本不通。他听我这么一说,心里就好得多了,他说:「我还是继续念下去」,我说:「你只管念下去,决定有成就,不能怀疑」。这是讲你的功夫,你所得到的。

  往生到西方世界有什么好处?那个好处真是说不尽。后面四个字:『顿超圆证』,这四个字就是密宗讲的「即身成佛」,密宗所说的「即身成佛」还不太可靠,还靠不住。像去年我在洛杉矶,有一位夏荆山居士,他在美国也很出名,他看风水看得出名,连雷根总统都请他去看风水。他遇到我也是提出一个问题来问我,因为去年台湾李炳南老居士往生,广钦法师也走了,像煮云法师,走了好多个,这些老和尚都走了,而且走的瑞相都很好,像广钦法师、李老师都没有害病,也都是预知时至,知道什么时候要走,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走的。他过去学密,亲近过这些西藏的密宗法王、大宝法王,还有一些喇嘛、活佛,他亲近过很多。那些喇嘛、法王往生的时候非常痛苦,都是害病,害癌症,很痛苦走的。所以他提出这个问题,他说「那些大喇嘛、法王好像还比不上念佛的,念佛的走得那么自在,没有害病、预知时至,他们为什么死得那么痛苦?」他提出这个问题问我。

  诸位晓得密宗在美国很盛,势力很大,我们说话也不敢得罪他们,也不敢说是做个比较,他既然问我,我又不能不答,我就说「可能他们的福报享尽了」,我只能这么答覆他。因为密宗的喇嘛福报很大,供养、恭敬,吃的、穿的,供养都是七宝供养,大概是福报享尽了,念佛的这些人一生都没享福,一件旧衣服都要穿几十年,没享过福,我只能这样答覆他,他听了笑笑,让他自己去体会。这就说明密、禅不如念佛,明摆著在这个地方,这样殊胜的成就。

  「顿超」就是讲你一生成就,不设阶级,修别的法门渐渐的才证道,要用很多的功夫,要很长的时间,经上一般讲凡夫修行成佛要经过三个阿僧只劫,那个时间太长,修这个法门一生就成就。我们取净土就是要取西方极乐世界,真正讲往生需要花多少时间?如果依照经上讲,七天就够了,若一日到若七日西方净土就取得了,真快。你看看哪部经上说七天成功的?只有《弥陀经》上讲七天成功。真正精进,七天决定成功。

  七天之内成功,在中国历史上有人,《往生传》里面,宋朝莹珂法师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位出家人,虽然出家,他不守清规,破戒、破斋,行为不检点。这个人的好处是他相信因果报应,这是他最大的好处,所以他自己常常念经,想一想自己的行为,跟经里面一对照,自己一定要堕阿鼻地狱,於是他很恐怖,怎么办?他就问他的同参道友。朋友们就告诉他,你最好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将来就不会堕落。他就看看《往生传》,很受感动,於是在自己一个小房间把门一关,拼命念佛,念了三天三夜没有间断,也不睡觉,也不喝水,也不吃东西,念了三天三夜。三天三夜,人实在没有精神,就念倒下去了,居然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来了,告诉他:「你好好的修行,你还有十年寿命,十年之后,我来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位法师一见到阿弥陀佛很欢喜,告诉阿弥陀佛:「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走」。他跟阿弥陀佛说:「我的根性很劣,禁不起诱惑,十年我又不知道做多少错事情,又不晓得犯多少罪,我寿命不要了,跟你去」。阿弥陀佛很慈悲,就答应他说:「好,这样好了,三天之后,我来接你」。他好开心,门一打开,告诉大家:「三天之后,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别人都说他发疯了,「像你这种人,坏人一个,你怎么能往生?看你三天走不走?」

  到第三天他就要求大众帮他助念送他往生,当然大家不会推辞,所以在早课的时候就念《弥陀经》,念「阿弥陀佛」佛号。他自己把身体洗干净,穿一身干净衣服,跟大众一起念佛。《弥陀经》念完,大概佛号念了十几声,他就告诉大众「阿弥陀佛来了」,三天,《弥陀经》上若一日到若七日没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取西方净土实在是比修任何一个法门都容易。我们念得没那么精进,没有那么认真,像刚才讲谛闲老法师的徒弟念了三年多,快到四年才成就的。

  我们看到《往生传》里许多人差不多都是三年,所以也有很多同修来问我,是不是念佛人的寿命刚刚好就只有三年?来问我这个事情,为什么他们念了三年都走了?我就告诉他,绝对不是,我相信他们寿命一定还很长。为什么三年走了?他三年功夫成就了,成就了哪有不想走?成就了,谁还愿意住在这个垃圾堆里头?到西方极乐世界享福,住的房子七宝造的,地下不是泥土砂石,西方极乐世界,地是琉璃,我们现在讲翡翠,琉璃地,铺路的是黄金,黄金为地,黄金是铺马路的,你想一想那个世界的富贵、那个世界的受用,如果真的有那个地方你能够去得成,你还愿意在此地?你不愿意,现在是无可奈何去不了,没法子,不得不在这里受罪。所以我相信那些念成就的人,西方极乐世界他亲眼看到,阿弥陀佛来接他,他怎么会不去?当然会去,所以绝对不是他寿命刚刚好到那个时候,多半都是提前走的。也有成功了,他不去,不去是他要帮助众生,他与众生有缘分,接引众生,多带几个人去,这是可能的,那就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多住几年就可以多住几年。

  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他念佛成就大概是在七十多岁的时候。我在台中,他告诉大家,是有一次在中兴大会堂讲演的时候(在中兴新村,省政府的中兴大会堂),他公开向大家说,他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愿意多住几年也行,不碍事。他要没有这个能力,说这个话叫大妄语,欺骗人,所以我相信他确实有这个能力。所以我离开台中的时候就与几位同学商量,希望老师多住几年,不要快快的走,请他讲《华严经》,讲那个经时间长,把他拖到九十七岁才走。本来他九十七岁还是不会走的,他吃东西食物中毒三次,年岁大,体力衰了,没有法子再支持,虽然在这个情形之下,他两年前就透露消息,在台中讲经,他告诉过听众,他讲经再讲两年就不讲了,台中徐醒民居士,我们在台北碰到,他告诉我这个消息。老师不讲经就走了,他住在这个世间就是讲经,不讲经就走了,所以我知道他会在今年走,但是不晓得在哪一天,我晓得他今年一定要走。这很不容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叫做「顿超」。

  「圆证」那更了不起,「圆」是圆满,「证」是证果,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菩提,这个真正是难信,真正是不可思议。我们用的功夫太少,得到的果报太大了,简直没有法子相比,你看经上讲「圆证三不退」,这到后来我们还会研究。一般讲到三种不退是什么地位?圆教是初住菩萨,别教是初地菩萨,才只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通常一般讲的位不退是初果须陀洹,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位才不退,就是绝对不堕三恶道,这是位不退。要证到阿罗汉果才行不退,思惑也断尽,这是到行不退。必须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才叫念不退。可见三不退这三个阶级非常高,我们一生哪里能做得到!虽然证得三不退,没有圆。

  圆证三不退是谁?是等觉菩萨,所以这个真正是搞得学佛的人也不相信,「哪里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带业,见思烦恼统统没有断,到了西方世界那种受用、享受、生活方式,就如同等觉菩萨一样,谁相信?」可是这是事实,佛绝对不妄语,绝对不欺骗我们。修其他的法门修到等觉菩萨谈何容易!一往生西方世界,虽然是凡夫,但是他的受用跟等觉菩萨没有两样,圆证三不退,特别著重那个「圆」字,这个往后我们还要来讨论。所以你才晓得这个法门的殊胜,真正是不可思议功德,所以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一切诸佛之所赞叹。

  学佛的人在一生当中能遇到这个法门,能够相信,能够依照修行,那你的福报不晓得是哪一辈子修来的。你遇到佛门任何一个法门,一生未必成就,那是打个问号,你遇到这个法门是决定成就。我告诉诸位同学,我决定往生,我有十分的信心,一点都不怀疑,所以我生活得很自在、很快乐,我在这个世间天天游戏,这个世界的是非人我与我都不相干,确实得大自在,遇到这个法门真正是大幸。你们同修也是多生多劫的福报,没有福报遇不到这个法门。这是经题里面「称赞不可思议功德」的意思,上半句。

  还有下半句,「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下半句的意思,什么叫「护念」?「护」是「化他」,「弘护如来慧命」。「念」是「自行」,「圆证无上菩提」,这是说这一部经。这部经就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唯一的法门、最殊胜的法门、第一法门。因为众生没有福报不肯相信那才教他别的法门,拐弯抹角到最后还是要回到这个法门才能成就,真正有大福报肯相信的那直截了当一生就成就,你才晓得修学其他法门跟修学这个法门,善根、福德、因缘不一样,不相同的。我们怎么晓得?告诉诸位,我学佛最初是反对念佛法门,认为这是「老太婆教」,没什么知识,它能讲出一个什么东西?学了六、七年才开始不反对,虽然不反对,我不能接受,我不会学它的。那时候的兴趣是在法相宗、般若宗,对这个很有兴趣,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有老师说这个法门好,我们当然也不好意思反驳,听著而已,到什么时候才发现?到念《华严经》才发现。

  我是民国六十年在台北开始讲《华严经》,我的《华严经》一直到现在没有中断过,讲了十几年,在《华严经》里面发现这个法门是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第一法门。《华严》说了两千多个法门,就讲修行的方法。《华严》到最后用善财童子来作为一个修行的榜样,就是示范,做给我们看看,看怎么修行法。善财修什么法门?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那么多法门里头,善财选这个法门,这个法门要不是一切法门最殊胜的,善财何必选这个法门?这个法门谁教给他的?文殊菩萨传授给他的,文殊是善财的老师。文殊本身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所以他最得意的一个学生,继承他衣钵的,当然也是念佛求生净土。

  同时我们在中国历史上还得到一个佐证,就是唐朝时候的法照禅师。法照住在衡山南狱,就是现在的湖南,早晨他在寺庙里面吃早粥,用钵吃粥的时候,有一天也是有感应,钵里面现出五台山,就好像我们看电视萤幕一样,他低头看这个钵,忽然看见钵里面现出五台山,看到五台山里头有一座很大的寺院,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有一万多人在那里听。於是他就发心去朝五台,到了五台山看到这个境界果然跟钵里现的一样,他就沿著路,因为路他曾看见过,找到了「大圣竹林寺」。他就听了一次经,听完之后就走到文殊菩萨面前向文殊菩萨说,「末法时期,众生根性很劣,修什么法门能够容易成就?」文殊菩萨就教给他念佛。他就问他「念什么佛?」文殊菩萨教给他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文殊菩萨还念了几声给他听,叫他学,这就是「五会新声念佛」的方法,是文殊菩萨传的。现在虽然有「五会念佛」,那是不是文殊菩萨当年传给法照的,咱们就不得而知,因为年代太久,现在是人在那边模仿的,未必是真正所传的。所以法照离开五台山以后就不参禅,就专门念佛,成为净土宗第四代的祖师,从禅宗里回过头来。

  所以文殊教法照念佛求生西方,华严会上教善财必定是这个教法。五十三参到最后遇到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一前一后就恍然大悟,一部《华严经》就是教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瞧不起《弥陀经》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人敢瞧不起《华严经》,都认为《华严》是经中之王,没想到《华严》最主要的就是劝人念佛求生净土,所以你念《华严经》要把这个门道看出来了,《华严经》就没有白念。在《华严经》里真正得到了西方净土,你才会死心塌地修学这一门,才真正明了修其他任何一个法门修到华藏世界,最后从那里拐弯还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连这些等觉菩萨都要去,去干什么?等觉菩萨已经证到了正等正觉,还差个「无上」,这个地方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成无上正等正觉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成正等正觉可以不必去。正等正觉里面就有佛,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别教的佛,都是正等正觉,圆教的佛才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修别的法门,吃尽了苦头,浪费多少时间,纵然修成佛,最后还是要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绕多大的圈子,耽误多少的时间。

  如果我们念佛花七天的时间就到了,后来这些人修行再往生西方,「你来得太晚,我在这里已经等了多少劫才看到你来,你怎么搞的!」真的就是如此,没有办法跟他相比。所以这部经是一切诸佛所护念,你修行这个法门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人,讲这部经的道场就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道场,的确没有几个人知道。这样殊胜的法门,十方诸佛、一切经典的第一经没人晓得,你说可不可惜!不但连这部经没人认识,前面跟诸位讲的,上午这三个小时诸位听了,有几个人真正认识佛教?把佛教误会的人太多了,错认的人太多了,几个人真正认识清楚?诸位有福,诸位也有缘,你能今天遇到。我自己也很庆幸,我学佛三十多年才把它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到世界上各地方走,我很欢喜,为什么?至少纠正一些人对佛法、对《弥陀经》错误的看法、误会的见解,总是利用短短的时间把它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信心才能够生得起来,才真正肯发愿来修学。

  经题后面这「不二」两个字要注意到,就是自他不二。第三:

  罗什大师译作—『佛说阿弥陀经』,深契本经宗旨。】

  这是讲到现在我们看到这部经的经题。我们现在看的经题是『佛说阿弥陀经』,而不是原来的名字,原来的名字在经文里面有,在六方佛里头有。他这种翻译法是他自己的慧眼,他没有把佛说的这个经题拿来作题目,而自己另外用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来作经题,正是这一部经修行的宗旨。这部经就是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干脆就用阿弥陀佛作经的名字,所以『深契本经宗旨』。

  佛,即本师释迦牟尼佛,广则指一切诸佛。】

  「佛说」,这第一尊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出来的。『广则指一切诸佛』,这个意思要能够体会得到,所以这一尊佛也是十方一切诸佛。只要成佛,为一切众生讲经没有不讲《弥陀经》的,换句话说,《阿弥陀经》是十方一切如来,当然十方就是三世,一切诸佛共同所说的一部经,没有一尊佛不说《阿弥陀经》。佛不说别的经很可能,为什么?凡是讲经一定是契机契理,根机不对他当然就不讲,这是一定的道理。哪一种经是一切诸佛统统要讲的、必定要讲的?就是《阿弥陀经》,所以这个「佛」字广义来说是「指一切诸佛」,你才晓得这部经的重要性。

  说,畅悦所怀也;众生成佛机熟,为说此法,令一切众生一生究竟成就故。】

  『说』这个字在古时候与喜悦的「悦」是一个字,是相通的,所以这个字当『畅悦所怀』来讲。佛的怀抱是什么?就是度众生,就是希望一切众生个个成佛,也就是希望一切众生个个都成就圆满的智慧大觉,这是佛的愿望、期望,果然能达得到,当然欢喜,无量的欢喜。什么方法能叫一切众生个个成佛、快快成佛?就是这个方法,就是这部经,所以一切经里面得到这一部,的确可以不必再去学第二部经。得到这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可以不必学另外的法门,决定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

  『令一切众生一生究竟成就故』。「成就」,得要了生死、出轮回才算成就,还在六道里头不算成就。所以诸位要晓得参禅的人得禅定,他能够在蒲团上一坐,坐上三个月不起定,入定了,这功夫很深,你们大家一定去顶礼膜拜,「这和尚了不起」,旁边那个念佛的人还没瞧得起他,「他有什么了不起?阿弥陀佛谁不会念?」诸位要晓得这个入定的人比不上那个念阿弥陀佛的人,他有这么深的禅定,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到四禅天,他往生四禅天,四禅天在三界之内,没出三界。那个念佛的人虽然工夫不如他,他在那里一坐能坐几个月不出定,这个念佛的人可能坐一个钟点,腿都麻了,就不行了,但是念佛的人能带业往生,他一往生就出三界了,所以不可思议,修什么法门都没有办法跟念佛相比,这是我们要很冷静的去体会、去观察。

  现在世间人都是喜欢看外表,好奇务怪,看到人家有点奇怪的表现,「这不得了」,一窝蜂的都去了,所以邪教就利用人性的弱点,你喜欢奇怪,我就偏偏装一点奇怪来欺骗你,他就作怪,作怪的目的是欺骗众生,甚至於是妖言惑众,你要晓得它怎么生起来的,从人性弱点上生起来的,它不是正法。佛法决定不以神通作佛事,不现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教人,一定是规规矩矩给你上课讲解,在一起研究讨论,这是正规的佛法。

  「究竟成就」,只有这个法门才行。「究竟」是前面说的顿超圆证,那就是究竟成就。你在一生当中就能证得无上菩提,这才叫究竟成就。如果不说究竟单说成就,是指超越三界、超越轮回。所以佛说这一部经,我们能够想像得到,他在一生当中最愉快的时候是说这部经,把这个法门告诉众生。

  阿弥陀,此云无量,彼土导师德号,表此法实无量觉也。】

  『阿弥陀』是梵语,『此云无量』,「此」是中国,中国文字里头翻作「无量」,「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是智慧、觉悟,阿弥陀佛就是无量智慧、无量的觉悟,名称里头含的是这个意思。『彼土导师德号,表此法实无量觉也』。

  西方有一个世界,这个西方不是地球的西方,是娑婆世界的西方。娑婆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就好像现在天文学里面发现的银河系,是银河系的西方,不是地球的西方,明白这个意思,西方我们比较能肯定,假如是地球的西方那问题就太大了,地球转回来又到东方,西方在哪里?没有西方。地球天天在转,哪有西方?你说「南、北」还可以,说「东、西」确实没有,哪来的西方?往西方走,走到后来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所以你要晓得是指娑婆世界的西方。距离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国土,大概佛经里面讲的一个佛国土就是一个银河系,可见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相当之远。从我们这个银河系的西方,当中隔了有十万亿个银河系,现在天文学家还没有发现这么多的银河系,有一天如果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忽然发现了十万亿个银河系,大概就可以找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在科学家还没有这个能力,还没有看到这么多。

  这是那个世界的导师。一个佛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域,像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这个地方的佛是释迦牟尼佛,他是教化这个大世界而不是小世界。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这里灭度,你到别的星球上,释迦牟尼佛还在那里说法,「佛」没有生死。《楞严经》上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没有生死。《金刚经》里面讲的,佛菩萨所证的是「无住涅盘」,无住涅盘的意思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盘」。譬如凡夫有生死,落在生死这一边,像阿罗汉、辟支佛落在涅盘那一边,涅盘就是不生不死,我们这里有生死,他那里没有生死。「佛」,「生死」跟「没有生死」两边都离了,所以他得大自在,什么地方有感,他立刻就有应,感应道交,真正得大自在。

  所以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在那边教化,确实有这个人。他的名号的意思是「无量觉」,没有一桩不觉。其实佛的名号都是相通的,西方极乐世界这尊佛叫无量觉,没有一样他不觉,难道释迦牟尼佛就不觉?释迦牟尼佛也觉,释迦牟尼佛也是无量觉,换句话用梵语说,释迦牟尼佛也可以称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难道不慈悲?难道心不清净?既然心地慈悲清净,阿弥陀佛也可以叫做释迦牟尼。你就晓得到了佛的地位,名字都通用的,不管哪个名字统统安得上,统统用得上,真正是无二无别。可是在哪一个世界教化众生,他的名号要特别建立,比方西方世界的佛到我们这儿来成佛教化我们,他就不能叫阿弥陀佛,一定要叫释迦牟尼佛,你们想想为什么?针对这个地方教学宗旨来建立的。这个世界的人不慈悲、自私自利,所以特别提出「能仁」;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的心不清净,所以特别提出「牟尼」,作为教学的宗旨,是这个意思。

  本师释迦牟尼佛如果到西方极乐世界,他那个「释迦牟尼」用不著,一定要叫「阿弥陀」,为什么?那个地方的人各个都仁慈,你还叫释迦就没有意义。每个人心都清净,都一心不乱,还谈什么牟尼?牟尼成就了。所以释迦牟尼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名号没用处,他们都做到了,一定要换一个名词叫「无量觉」,他们虽然觉,还没到无量,所以用这个名号是那个世界教学的宗旨。诸位要明了佛的名号不是随便建立的,是从教学宗旨上建立的,从佛的名号就晓得那个世界众生的根性。所以名号是通用的,这是果德上通用的,我们要明了。

  称「本师」就明了佛法不是宗教,我们与佛是师生关系。称本师,是根本的老师。菩萨实在讲就是我们的学长,他是佛的学生,我们今天也是佛的学生,我们是前后的学生,但是他修证的确有上乘的功夫,他也可以作我们的老师,好像一所学校,早期毕业的再回学校来当老师,他又是我们老师的身分,又是我们的学长,菩萨是这样的身分,所以与一般宗教决定不相同。

  经,契经,又具「贯摄常法」诸多妙义,如《华严疏》说。】

  『经』字是中国话,可是翻译的时候翻成『契经』,「契」是契合,「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这叫「契经」。就是决定不违背诸佛之所证,所证就是心性,决定不违背心性,又很适合众生的程度,很适合我们修学的环境,这一种教材、教科书,我们就称它为经典,称它为「契经」。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这些经典,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可以用得上的,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就能成就,能达得到。假如怎样用功修学都达不到的,当然还有很多,佛不说,说了也是说空话,没有意义,说了你做不到,凡是说的你统统可以做到。

  底下解释,『又具「贯摄常法」诸多妙义,如《华严疏》说』。《华严疏钞》里面对经有十种解释,解释得非常详细,也很繁琐,诸位如果要研究可以读《华严经疏钞》,要不喜欢麻烦,念《弥陀经》就够了,这在乎个人兴趣。你喜欢麻烦的,佛法里有很多麻烦事情让你去找;你喜欢简单的,有很简单的,它真很适合人,佛不勉强人,你喜欢怎么办就依照你自己愿望去办,这是佛法的好处。这个字,它有具备四个条件,有「贯」的意思,「贯」就是贯穿,从表面上讲就是文章的章法结构,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它是一脉相承,有条不紊,这是好的文章。从义理上来讲也有贯的意思,文与义,它能够相应,它不违背,拿现在的话说,它的思想是有体系的,非常的精密,精密的思想体系,这是义理上的贯。章法结构是文字上的贯,这是世间好文章能做得到。在佛法里有科判之学专门研究「贯」的意思,专门研究这个。

  「摄」是摄受。世间好文章可以做到「贯」,「摄」这个字就不太容易。「摄」就是摄受人心,看了还想看,好像有一股吸引的力量,一接受之后,欲罢不能,它有这个力量,世间好的文章也有,但是力量不强。比如我年轻时喜欢看小说,小说很有吸引人的力量,尤其中国好的小说,可能你们现在兴趣不浓厚,为什么?你们程度上的问题,欣赏能力的问题,你没有能力欣赏。你看中国四大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你真正有能力欣赏的话就真有趣味。这四大部我至少也看过五、六遍,当中好的看过十几、二十遍,它有这么大的力量,还是有限,现在摆到我面前,翻都不想翻了,可见得这个力量就没有了。就是再有力量吸引人,它吸引人的程度有限,不像佛经,如果你真正能体会到里头的味道,不要说是百读不厌,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念不厌,遍遍有味道,遍遍有新发现。

  所以有人问我「佛经应该怎么讲法?」有人学讲经,我告诉他「经,没有讲法」,经有什么意思?经没有意思。唯有经没有意思、没有讲法,它才有无量义、无量的讲法。如果经有一定的意思、一定的讲法,死的,死文章,一遍看了之后,没意思,没第二个讲法。所以纵然这一部经或者这一份讲义,我在此地跟诸位讲十遍,必定是十种样子,你会听不厌。如果每一遍都一样的话,我们还要听第二遍吗?没有意思,每一遍都是一样的话,讲的人也没有意思,人会消沈,精神提不起来。遍遍不一样,遍遍有新意思,遍遍有新发现,精神就振作了。

  这个「摄」的功能是世间任何典藉没有办法跟佛经相比的,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你要找它的根源,就是佛经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世间这些著作从哪里来?从分别执著思想里出来的,它不是从本性出来的。本性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从无分别心里头流出来的,不是有分别心。凡是从有分别心里面流露出来的,纵然有摄,力量薄弱不强,看个三遍、五遍不想再看了。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永远看不倦,永远看不厌,这是佛法跟一切书籍的发源地不相同,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常」是永远不变,里面的理论、真理永远不变。「法」是法则、规则、方法,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你决定成就,过去人依照这个方法,他成就,现在依照这个方法,现在成就,未来的人依照这个方法也是一定成就。所以经含有这四个意思,「贯、摄、常、法」,其余的意思我们就省略不再多说。这是经题里面的大意给诸位简单介绍出来,详细讲就不晓得要讲多少天,光讲经题。诸位同修在此地,我们星期五晚上讲《弥陀经疏钞演义》,我们还讲介绍这部经,还没讲到经题,大概已经讲了六、七十次,光是一个经题恐怕也要讲一、二十次的样子,所以这是略说,简单跟诸位介绍,这里头的义趣的确是无有穷尽。

  第二段是介绍内容。第一个是「性质」,所谓「性质」,也就是说这一部经的理论依据,如果没有相当正确的理论作依据,我们就不能相信它。这是根据什么说的?总得要问问这个。

  圆融三谛,法性实相(论据所依)。】

  就是这部经所依据的理论,它依据的是『圆融三谛,法性实相』,这八个字是天台家所讲的,意思也是很深。「三谛」是讲「真谛、俗谛、中谛」,是说这个,真俗中,三观是「真观、假观、中观」,天台家讲的「三谛三观」是他们的理论依据。真谛是讲本体,本体是空寂的,也就讲的真心,底下讲的『法性』,真谛是讲「法性」。俗谛是讲现相,也就是讲作用,就是后面讲的『实相』,真实相。有体有用,体是法性,用是实相,体用不二就是「圆融」,这样才圆融。如果体性上有了差别,体性上有了相违,那就不圆融。

  所以大、小乘佛法有很大的差距,譬如我们讲八相成道,八相成道里面,小乘就有降魔,大乘没有,大乘为什么没有?魔就是佛,佛就是魔,降个什么?所以大乘八相里头没有降魔,它有一个住胎。小乘没有住胎,小乘有入胎、出胎,大乘有一个住胎,有一个降魔,可见大、小乘不一样,为什么?小乘不圆融,所以才有魔;大乘是圆融的,没有魔。小乘这个魔境在外面,魔来了,恐惧。大乘,魔在心里,心清净,魔是佛;心不清净,佛是魔,所以佛与魔是自心变现的,与外境不相干。大乘跟小乘决定不一样,大乘圆融,小乘不圆融;大乘自在,小乘不自在;小乘处处要考虑环境,大乘处处清净自性,所以大乘成就快、成就高,大乘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小乘是处处都有障碍,这个不一样。我们究竟是什么样的根性,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法门,这个要自己很慎重的来选择。

  在一般讲,像《法华经》里所说的,我们过去虽然没有讲过《法华经》,《法华经》很长,我讲过《法华经》大意,在《法华经》大意里面就说得很清楚,佛告诉我们,末法时期应当修学大乘、应当弘扬大乘,我们想想很有道理,为什么?在古时候,特别在印度,小乘盛行,那时候是保守的思想,保守的社会,讲小乘法,讲小乘戒律,循规蹈矩,大家很尊重、很欢喜,乐意接受,为什么?契合他,适合他。今天讲这个法门,大家不愿意学,「我为什么受那么样拘束,动也不能动,好像许多绳子绑著一样,很不舒服」,不愿意接受。大乘是开放的思想,开放的生活方式,非常适合我们现代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这个环境里面修什么?修自己的清净心。小乘人修行,这种热闹场合,歌舞场合,不能去的,去了犯戒,大乘人修行偏偏要去,就在那里修行,看到那个境界怎么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他在那里得禅定、开智慧,看得清楚明白,长智慧;不著相、不动心,这就是成就禅定,所以他这个修行方式完全不相同。今天尤其像在美国这个社会,接受大乘佛法没有一个不乐意的,你给他讲小乘这种拘束,很少人愿意来学,所以现在是个开放的时代,要把时代拉回去是不可能的事情。佛法是因时而施教,它的法门多,由你选择,选择大家乐意接受的,真正能在现实生活环境里头能得利益,他才欢喜,他才能接受。这就讲「圆融三谛」。底下我们一条一条的讨论:

  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如来现量所出),实相者,平等一相也。】

  这就是大乘经典理论唯一的依据。也就是佛这些话,这些文字,从哪个地方生出来的?从哪个地方流露出来的?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实相』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如来现量』,这是我们讲到「三量」,「现量」就是现前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确实是这个样子,给我们说出来,不是他想像的,不是他的幻想,不是传闻,是他亲自见到的,这叫「现量」,拣别不是「非量」、不是「比量」。「非量」是幻想,不见得真实,像柏拉图的理想国在佛法讲是非量。「比量」是推理,从理论上推演出来的,可能也是真实的,但是也可能有错误。现量是决定真实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下面:

  『实相者,平等一相也』。我们学佛也就是要证得「实相」,证得实相就叫成佛。什么时候证得?心清净、心平等。平等心就是真心,平等心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同修们要记住,尤其是出家的同修,你们出家干什么?「我要学佛」,学的什么佛?不学佛,天天学魔。魔的心有高下不平等,佛心是平等清净的。我们既然学佛了,在极不平静的境界里面修平等心,极繁杂的环境里面修清净心,就成功了。道场在哪里?无时无处不是道场。顺境里面我们修不贪不痴,不起贪心,逆境里面修不瞋恚、不愚痴,都是修定。贪心不起,心清净,心定,境界清清楚楚是智慧。逆境里面清清楚楚是智慧,不起烦恼,不动瞋恚,这是大定。离开这个境界到哪里修?离开境界没得修了。所以小乘人躲到深山去,离开这个境界修一辈子都不成功。大乘佛法在哪里修?在红尘里面修,在顺逆境界当中修,这一种成就是不可思议的成就,最殊胜的成就,但是不成就,淘汰得也快,就是大风大浪,成功了,那了不起;不成功,马上就打下去,所以它成就也快,堕落也快。你在这个环境里头,如果逆境里头天天生烦恼,天天起瞋恨心,马上就堕落,顺境里面天天起贪心也堕落,所以自己一定要明白事实真相,一定要立定脚跟,要真正把握得住,不为外境所动,样样清楚,样样不取、不著、不动心,我们的功夫就成就了,这样念佛就是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所以平等心非常重要。

  早晨跟诸位讲的,佛门山门第一个见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是教我们修平等心、修喜悦相,平等里面生的喜悦是真正的喜悦,那个喜悦是从真性里面生出来的,就法喜充满。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大乘经典理论所依据的是相同的,这部经也不例外,像:

  《大方广佛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体。】

  『体』就是理论的依据。

  《妙法莲华经》—以实相为体。】

  《大佛顶首楞严经》—以如来藏为体。】

  名称不同,意思是一样的。

  名异义同。】

  意思是一样的。也许我们要问,既然意思一样,为什么说那么多不同的名词?这里头是教学的技巧。佛怕我们执著,所以同是一桩事情说好几个名字,「原来说来说去还是这么一桩事情」,就都不执著了。如果都说一个名词,你会执著。这也是教学的苦心,如何在教学当中教你不执著言语、不执著名词,能够真正听懂意思,把言语、名相统统甩掉,你才能够体会到真实义,不至於听了一个名词就死记著这个,这个名词怎么讲法,换句话说,就多一个执著,多一个所知障,那就错了,所以学佛不是学名相、不是学文字,是要真正体会到里面所说的道理。

  佛的意思是在语言文字之外,语言文字像指路牌,指路牌不是目的地,顺著指路牌走,你会达到目的地,可不能执著在指路牌上。所有的经典都是真如本性的指路牌,什么时候你才能见道、才证道?必须把指路牌丢掉,你就见道,就证道了。所以就怕「死在字里行间」,那就变成死读书。听了经是什么?听了一肚子名相,死记了许多名词术语,这个糟糕,这就错了,这个念书就是念死书,就变成书呆子,这是佛法不许可的。所以这一点诸位要记住,它用许多名词的用意就在此地。

  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

  你找,找不到,这是讲宇宙万有的本体,我们自己的佛性,体找不到。

  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

  它能现相,虽然现的宇宙人生森罗万象,你不能执著这个是真有,这个意思就是教你:

  不执空,不执有。】

  空、有两边都离开,我们的心清净了。凡夫执著有,二乘执著空,都是错误的。二乘就是阿罗汉、辟支佛,还有一部分没有见性的菩萨,执著空,这都是错误的。空有两边都不能执著,说:

  空有不二,性相一如。】

  两边都不能执著。好像作梦一样,我们的心找不到,这个心就是『觅之了不可得』,不能说它没有,它真有。『具造百界千如』,就好像作梦,梦里不是有吗?梦里虽然有,你不能当真,虽然有现相,那不是真有,所以有叫做幻有,叫做妙有,妙有就是幻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真空是讲心,心能够现相,相不离心,心不离相,心跟相是一不是二,因此两边都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现在时间到了,讲到这里也刚好是一个段落。

  同学有几个问题,简单的答覆一下:

  问:人死了,亡者眷属去牵魂,亡者说他很苦,还在生病,跟生前病魔一样,如何超度才能离苦?

  答:这个事是真的不是假的,确实有这个事情。怎样超度他离苦?《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替他诵经回向,诵经最好是亲人,跟他有关系的人,诵经的时候心地诚恳,他能够得到利益,可以减少痛苦,这是一个方法,都在《地藏经》上。

  问:人既死了,亦其业报结束,为何阳世病苦还会带到阴间受?又中阴身投胎不是生前之事都会忘了吗?鬼道受生也经中阴投胎吗?

  答:这第一个问题,在病苦的时候,因为他执著,虽然已经死了,离开这个身体,他还想著「我在生病」,所以他还苦,如果是「我那个身体已经没有了,那个病是身生的,我现在没有了」,他马上就没有苦了,一念之间,因为他有执著,所以才有这些事情。

  中阴身投胎,前生的事情会忘得干干净净,所以有隔阴之迷。有没忘记的,前生的事情完全知道,这是很少数,这种情形是夺胎来的。什么叫夺胎?譬如母亲怀了一个小孩,怀这个小孩的时候,在胎里这个小孩是另外一个灵魂来投胎。一生下来,他就死了,他的灵魂走了,碰到另外一个灵魂看到这个,他钻进去,他没有经过坐胎、出胎这个苦,他一下子就得到这个身,对於前生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这在佛学叫夺胎,不是自己坐胎。坐胎,不可能,因为投胎在胎胞里面出胎非常痛苦,这个痛苦把前生的事情会忘干净。

  鬼道也是经中阴身投胎的。六道都有中阴身。

  问:有女孩三、四岁就死了,竟然到二十岁左右,适婚年龄时,托梦给家人说她要结婚,没有替她办婚事,家中大小不安;婚事办好了,家里人就没事,这是怎么一回事情?阴阳可以通婚吗?

  答:告诉诸位,这叫业障。父母跟子女,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有四种缘,没有缘不到你家里来。这四种缘第一个是「报恩」的,报恩来的是孝子贤孙,一定是光耀门楣。第二种是「报怨」,是来报仇的,会搞得你家破人亡,跟你过去世是冤仇,他来报仇。第三种是「讨债」的,讨债鬼,讨完他就走了,那要看你欠债多少,欠得少的三、四岁就走了,走了后来还来找你,他后头还有一点债还没清楚,所以他再来讨,如果债清楚,他就不来了。债欠得多的,比如培养到大学毕业,花了多少心血,花了多少钱,这时候他走了,死了,这是欠得多的,是讨债的。还有一种是「还债」的,就是父母把他养大,他对父母有供养,就是生活照顾不缺,没有恭敬心,没有孝顺心,就是衣食不缺。所以这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这些关系不会到你家里来的,这是我们要觉悟。学佛的人觉悟了,不管讨债也好,还债也好,报恩也好,报怨也好,统统要变成同参道友才好,把过去所有恩怨债务一笔勾消,做个同参道友,这是佛法叫「佛化家庭」,这样才是最幸福、最圆满,我们要懂得这个事实的真相。

  问:用录音机播放佛号、诵经,亡者能得利益受用否?

  答:这很难,为什么?只有音响、形式,没有精神,所以念经的时候要至诚的去念才有感应。诚心能够感应,录音机没有心不能感应。这个方法是不得已无可奈何用一下,其实这个不如法。用录音机最好有一些人在一块助念,用录音机帮助我们助念,这个可以。如果纯粹用录音机,没有人,恐怕得不到效果。

  问:烧往生钱、纸钱、纸衣,鬼道众生用得到吗?

  答:用得到,只有鬼道才用得到,其他的道用不到。佛教里头没有烧纸钱,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没有这个,但是佛门同修有不少也烧这个,也做这个事情。从前印光法师他老人家说过,他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抱这个态度,为什么不赞成?佛法里头没有,为什么不反对?假如他的家亲眷属真的到饿鬼道,你要说不可以,把他的财路断掉,这也是麻烦事情,所以他老人家不赞成也不反对,因为六道不一定到哪一道,如果到鬼道是真用得上,到其他道用不上。

  问:三度空间、五度空间,我们地球人生活在几度空间里?三度、五度空间又指什么?

  答:这个问题是现代科学问题,如果要讨论起来很麻烦。在我想三度、五度你们应该晓得,念到大学不能没有这个知识。佛法是讲无尽度的空间,所以它才法法无碍,才事事无碍、理事无碍。空间不止三度、五度。

  问:听经时妄想很多,可以念佛吗?念佛要不间断,听经是否也要执持相续?

  答:这个问题,各人根性不一样,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明了。学佛唯一的目标是求心清净,我念佛可以念到心很清净,这个法子就好,听经作为辅助。听经最重要的意义是明理,不怀疑,增长我们的信心,假如我们真正相信决定不怀疑,经听不听没有关系。像谛闲老法师那个徒弟,他一生没听过经,不认识字,也没看过经,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三、四年,站著走的,这个很自在、很潇洒,他成功了,所以要晓得真正的功夫就在一句佛号上。我们念佛,前面念一卷《弥陀经》什么意思?定心、收心,因为心胡思乱想,念一卷《弥陀经》,心收起来了,再念佛号则功夫得力。散乱心念佛不得力,要清净心念佛才得力,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人念佛不能收心,愈念妄想愈多,看经他能够聚精会神,那行,你用看经的方法。唯一的目标,达到自己心清净,方法可以常常变更,可以常常换,试试看哪个方法最有效,你就用哪个方法。

  问:中阴身是否七日为一期生死?而期限最多是七七日,必要投胎?

  答:一般情形是这样的,这一个事实是《地藏经》上所说的。绝大多数都是四十九天去投胎的,极少数的,他有特别的因缘,或者特别的固执,他不会去投胎,也有。有三、五年不投胎的,有十几、二十年不投胎的,但那是少数,多数的是七七四十九天都投胎了。

  问:增长知识会不会造成知见障?

  答:会,但是如果你增长知识,在里面不著相、不动心,这是增长智慧,这是佛法里面必须的,你要是分别执著那就变成所知障,所以这个都在乎自己用心。

  问:多听闻会不会造成贪求心、散逸心?

  答:也有可能,都看你怎么做法,像刚才讲的总原则,「外不著相,内不动心」,那就可以博学多闻。如果听了,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那就麻烦大了。听三个老师三条路,听十个老师十条路,到最后不晓得走哪条路好,这个麻烦就大了。会听的人就抱著一个原则,我走一条路,我听的再多,我还是走这条路,接触的再多还是走这条路,这就成功了。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是博学多闻,他守住他的原则,绝不动摇,还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那行,那个态度可以,没有这个态度不行,那就要守住一家之言。

  问: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花开见佛需要多久?从花开见佛到补处需要多久?以上时间是一成不变的吗?是由何法界衡量?

  答:给诸位说,统统不一定,在乎个人。你努力精进,时间就短;你要是懈怠懒惰,时间就拉长,各个人都不定的,所以这个不能定时间,也没有法子定时间。你要是特别努力精进,很快就成就;要是「反正到那里慢慢来也行」,这个时间就长,所以是不定的。

  问:学佛人,如果东西丢掉了,应以何态度视之?

  答:丢掉就算了,心清净就好。丢掉,老是还想著,那你就自找麻烦。你要晓得你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带一样东西来,你说你东西丢掉了,我说你没有丢,为什么?根本就没有带来,哪有丢东西的?你想想对不对?我真的有带来,那我丢掉了是丢掉,我根本就没带来,没有来哪有去?不来不去,你的心就定了,心也就安了。有了,不喜欢;丢掉了,没有烦恼,不碍清净心,这样修行就得力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阿弥陀经要解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阿弥陀经要解       净土法门)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大安法师: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急救凡夫众生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在什么地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之殊胜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