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百喻经卷上》13之说人喜瞋喻


   日期:2017/12/17 20: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译文:

  过去有个人,和许多人坐在屋里,称赞一个当时不在屋里的人品行很好,只是有两个毛病:一是喜欢发火,二是做事欠考虑。正巧这个被议论的人从门口路过,听到这话,立即发怒,冲进屋里,抓住那个说自己毛病的人,动手就打。旁边的人问他道:“为什么打人?”那人回答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火而且做事仓卒呢?而这个人说我总是喜欢发火愤怒,做事情欠考虑,所以打他。”旁边的人说:“现在你喜欢发火而且做事欠考虑的样子已经表现出来了,又为何忌讳别人指出呢?”别人一旦指出过失,就产生怨恨责难的人,难免会使大家怪他愚昧无知。

  这就好比世上的酒徒,整日沉溺在杯酒之中,恣情放纵。一旦别人指责,反而产生责怪和怨恨,而且会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这样就像愚昧的人忌讳旁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听见别人议论,反而动手打人的道理一样。

  解说:

  当场展演自己的毛病来证明自己没有毛病,常常是闻过则怒的人的做法。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13.说人喜瞋喻

  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唯有二过:一者喜瞋①,二者作事仓卒。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更生瞋恚②,即入其屋,擒彼道己过恶之人,以手打扑。傍人问言:「何故打也?」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瞋、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瞋恚、作事仓卒,是故打之。」傍人语言:「汝今喜瞋、仓卒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③之?」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间饮酒之夫,耽荒沈酒④,作诸放逸,见人呵责,反生尤嫉⑤,苦引证佐,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反欲打扑之。

  注释:

  ①瞋:《大乘五蕴论》释为:“云何为瞋?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即心怀怨恨与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意识。此处指发火。

  ②恚:愤怒,怨恨。

  ③讳:隐瞒,避忌。指忌讳旁人指出自己的过错。

  ④沈酒:《大正藏》自注,元、明本作“酗酒”。

  ⑤尤疾:尤,特别的。

  辨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提高,当人们已经从生存困境中站立起来,向前发展之时,如何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愈来愈多的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仅仅为个人的富有而竭尽全力,这并不是美满的,而关心集体、他人、社会群体的行为,也在不断地扩大。佛家的“布施”,不仅有财施,也包含着关心他人、以德施人的内容,这一点体现了佛学中所具有的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内涵。

  从人性上说,人们大都喜欢听到赞誉,而不大爱听批评。承认无知,闻过则喜,非圣即贤。只有知错能改的人,没有绝对正确、从不犯错误的人。听不到批评的人生,是最孤独的人生;常常能听到友人善意劝诫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充实,充满进取希望的人。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