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人性当中究竟是善多还是恶多


   日期:2018/2/12 6: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很多人在日常行为中会做出一些凶恶的事情呢?在人性当中,究竟是善多还是恶多?或者是善恶皆有?你们是否想过这个问题?是否想过为什么?

  人的思想、行为与环境密切相关,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却难以改变环境。只有得道的圣人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独立性,不受环境的干扰、影响和制约。因为他已经在心灵上找到了支撑点,不需要外界的事物来支撑他。

  很多人以为升官发财了就会幸福。其实一旦拥有了,你会比过去更忙,烦恼更多。人往往是没有得到总想得到,得到以后又觉得没有意思,想把它扔掉。人不一定凡事都要亲自经历、尝试,才能看破、放下、超越。我们完全可以把别人的经历当作自己的写照和参考,吃别人的一堑,长自己的一智。但多数人都达不到这个境界,必须等到刀子割破手了,才知道什么是痛,才会真正放下。

  在某个阶段,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但最终都会与万物融为一体。独立时,随时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活在别人的眼光下、嘴下。只有与生命的源头融为一体,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

  小到一个家庭,中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要想和谐和睦,必须靠善良的品质,也就是境界。在世间上,处级以上的干部,个个能力都达标,不需要考核。就像在寺院里,能做到当家、住持位置的,都通过了知识、能力的考核,只要考核境界就可以了。而当家以下,如八大执事,就需要看能力。倘若做住持的没有境界,下面的人就会很辛苦,要受气,只有受得了的才可能留下。

  古人修行,最后都是在修善良的品质,修境界。一个人连善良都达不到,又谈何慈悲?慈悲只是善良的放大。善良就相当于一粒种子,没有它,就不会有参天大树——慈悲。倘若你只有能力而没有善良的品质,最后只会伤人伤己,给大家带来烦恼,给社会带来危害。

  有能力的人好找,善良而又有思想境界的人不好找。有些人抱怨:部门领导的能力还不如我,为什么老板用他而不用我呢?因为老板知道,虽然你有能力,但不够善良,思想境界不高,用你他不放心。

  寺庙的修行人都注重思想境界的修炼和培养,往往忽略了方法和技巧,所以能力强的人不多。正因为如此,社会上的人才相信我们,高看我们。没有能力不要紧,只要心地善良,有思想境界,让人放心,支持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他们有能力,可以帮助你实现你的愿望。

  只有能力没有善心,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一个人有善心没有能力,是不能用的;有能力没有善心,更不能用,起码不能重用;有善心但能力不足,可以教,可以培养。善心是本自具足的,不是这一世修来的。

  能力是可以通过做事培养锻炼出来的。而善良仁慈的心要靠生生世世的累积,由量变达到质变,才能形成本能。有些学佛人遇到麻烦的事情时,不是不敢去做,而是他知道这样做虽然能证明自己,暂时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过后会给自己和大众带来伤害。所以他宁可暂时让别人误解,认为他胆小怕事或者不负责任,也不去做。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7年闭关、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字著述、17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