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做一次供养,收获一份功德和喜悦 |
||
|
||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众所周知 我们佛弟子要常修供养 我们修供养时 常常会以珍宝、饮食、衣服 卧具、汤药、燃灯 众华、众香、幡盖等物 来供养给诸佛菩萨及诸大善知识 对于供养佛菩萨这一行为 看似是把自己的物品拿出来 庄严佛菩萨、为佛菩萨做供养 实则本质上是在修我们自己 因为对于佛菩萨而言 他们哪里需要这些俗世的供养呢? 为什么要做供养? 我们做供养是借以 供养佛菩萨的行为 来表达对佛菩萨的恭敬与虔诚之心 我们用最喜欢的物品来供养佛陀 不仅克服我们自己 自私自利与贪吝的心 更是降服了傲慢之心 让我们的心更慈悲、更调柔 六供养 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佛教衍生出了多种供养形式 如用香、花、灯、涂、果 茶、食、宝、珠、衣等物做供养 我们平时最常见的供养形式有哪些? 做供养又有着怎样的功德? 今天就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 一 香供养 (象征意义:戒香、舍己为人)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 弟子虔诚,爇在金炉放 顷刻氤氲,即遍满十方 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戒定真香》 “香” 可使闻者 心神安宁、三业清净 “香” 能通气养神、传达意境 所以燃香时香自灭后却留香与人 这象征着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 何为“戒定慧”香? (1)戒香:守戒者众人钦仰,美名遍处,人守戒心自然有定力,故戒属香。 (2)定香:由戒行而生禅定,修禅定者,众人敬羡赞叹,故定亦属香。 (3)智慧香:慧由定发,儒家有句话说“万物静观皆自得”用静的心地去用功,才能启发智慧,一个人做任何事,绝不可操之过急,得冷静去深思,用智慧去分析判断,凡事方能有所成就。 二 花供养 (象征意义:微妙、万行开花结果) 处事如花、见者欢喜 身常香洁、欢喜真理 花能清心养目 所以读书人 多喜在案头上摆瓶花 增加读书情趣 花来供佛,庄严佛堂 或每日在花瓶中插入鲜花 清香之气扑鼻而来,让人醒心悦目 几朵淡雅芬芳的花朵 领我们恭敬之心油然而生 三 灯供养 (象征意义:光明、传承、破无明) 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华严经》 佛教中的“灯”供养 并不完全指电灯 蜡烛、油灯之类能照暗为明的东西 都属于灯供养的范围内 “传灯” “一灯能续千灯明” 佛陀传法如一灯传一灯 灯灯皆明、灯灯无尽 “灯” 还有去暗投明之意 佛前供灯可让人双目清明 佛前供灯之人 心如明灯、增长智慧 四 涂供养 (象征意义:甘露水、抚慰众生烦恼) “涂”为梵语,译为“水” 经云:“水能离垢得清凉” 水不但能洗除众垢,令物清净 水还具有和合性 无论是大江、小溪 还是清净、浊秽之水 皆能汇聚一方,合成一体 用水供佛、洗己心垢 三世罪障悉荡涤 心既清净、自性现前 又何叹成佛路远呢? 五 食供养 (象征意义:禅悦妙食) 用饭菜供佛 表恭敬之心且含义深广 佛子在供饭时,以七粒饭出食 念: 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 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 世间上有情众生也好 无情草木也罢 都免不了“食” 人除了吃饭以外 更需要以道德来庄严我们的人格 修禅之人不以一般人的饮食 来满足口腹之欲 则把从禅定中所得到的喜悦 作为滋养自身的食物 六 珠供养 (象征意义:圆满) 世间宝历代古今传 珊瑚琥珀银丝线 砗磲玛瑙连珠串 “珠圆” 寓意着学佛的人 做事要圆满、待人要圆融 当然最重要的 就是要在修行上取得圆满 怎样做供养功德最大? 做供养功德的大小 与自己的发心大小 境界高低与所欲所求 有着直接关系 1 如小孩一般的凡夫 在供养时会认为 供品最多功德最大 2 犹如小学生一般的居士 在供养时会认为 供品多、念经多、回向多功德最大 3 如同中学生一般的出家法师 在供养时会认为 发大愿供养功德最大 4 犹如大学生一般的堪布 在供养时会认为 学习菩萨及别人供养的功德最大 5 犹如研究生一般的密乘 在供养时会认为 观想的越多供养的功德最大 6 犹如博士生一般的实修者 在供养时会认为 自心清净而供养的功德最大 7 犹如博士生导师般的大成就者 在供养时会认为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供养功德最大的 “三种心” 第一舍心 是对供品舍掉吝啬和贪心而去做供养 第二发心 是发菩提心及发大愿而去做供养 第三见心 是明心见性及用“三大无缘心”去做供养 (最后的“三大无缘心”最为关键) 将供养者及供养之心 和其供养的功德等 都归回于空性 在空性之中不二一体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如此供养功德将会 无量无边、无穷无尽 如果我们能够依此心去做供养 供养功德之大不可思议 回 向 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 供养十方三世一切法 供养十方三世一切僧 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众生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边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