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嫉妒的根源是自我的狭隘


   日期:2016/10/5 22: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烦恼心的造作,对于正在烦恼中的大家来讲,其实从开始的起心动念直到情绪酝酿火候充足后,再演变成完全的外在语言及行为展现,对于我们想去表达任何情绪的对境或是人、事来说,根本达不到我们预想的震慑力。反而会使这种烦恼作用的爆发力,同时加倍的围困在我们自己周围。无论当下的烦恼是以贪或痴或嗔恨,或嫉妒抑或是傲慢的姿态,这种看似很有气势的情绪爆发,往往最受伤害的不是别人,只能是我们自己。

  就拿嫉妒的烦恼心来说,基本人人都有,而且不光是人,动物之间也会有嫉妒和 攀比的情绪。在这中嫉妒心的造作下,我们常用的方式,就是用语言的诽谤或是黑白不分的是非传播,来打压或是掀起舆论压力来引起他人对于我们所嫉妒对象或是对境的集体共鸣,以此来造成排挤人或物或事或境的效果。其实,这种在嫉妒心所促使的语言及行为下,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满足当事人嫉妒内心的效果。但是,我们要知道,被我们所嫉妒的对象,之所以可以让人升起嫉妒的烦恼。肯定是有他(她)优秀的地方在。如果嫉妒他人的人,在一开始能在群体中以语言的散播,误导其他人,对于所被嫉妒对象的误解,但是久而久之,能被嫉妒的当事人,也一定会用时间去证明自己当之无愧的优秀,而让更多起初不了解,并被言语误导所产生曲解的群体,会重新认识,这个本来就优秀的当事人,也会去重新认识,当初因为嫉妒心使然,所抨击他人的当事人。那么,结果肯定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了。

  嫉妒的这种烦恼心,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可能都会因为,如此的一念,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争锋与纠扯。当我们产生嫉妒的烦恼时,其实是一种偏执的情绪作用。当我们为自己假象的目标并未在自我身上实现时,我们对于自我肯定的这种执念,会被像釜底抽薪一般的,感觉受到重挫。看见别人比自己优秀的地方,而我们又有种无法超越,被落在身后的感觉。于是内心无比的局促,无法忍受这种被超越的感觉。于是这种挫败感,让自我的执着受到冲击,而感觉恐惧和不自信。因此就会引发嫉妒心造作下的一系列语言及行为。嫉妒心所演变的基本都是语言的莫须有诽谤,或是不真实的描述及相互间泄愤般的讨论,其目的就是要抹黑,被嫉妒者的优于我们之处。

  当嫉妒升起时,其实我们内心的那种不平,和极度的不自信,会把我们自己折磨地喘不过气来。我们之所以嫉妒,就是因为我们无法企及我们的想象值。而当他人优越于我们时,正好又吻合于我们的假象值时,那种完全的患得患失,会让我们坐不稳、吃不好、或是难于入眠。如此看来,嫉妒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只能让我们完全像围困在自我设限中的落难者一样。因为,我们的嫉妒并不能让被嫉妒者变的更糟糕,也不可能让我们自己因为嫉妒而变的更好。所以,这种无法改变任何结果的烦恼心,假如能在一时因为我们嫉妒的内心,能造成舆论散播的风浪时,那么,客观上,风平浪静是属于常态的,所以,一时的风波效应没有任何的实在性意义。因此,我们的嫉妒内心及言语行为,并无有任何实在意义的杀伤力,反而,其结果只会让我们失控的内心,越发的煎熬。

  但是,换个角度说,如果我们能学会将这种嫉妒的烦恼内心转化,不是自找没趣的自讨苦吃,而是去换种心态,换种眼光去欣赏别人的美与好,我们因为这种自我所狭隘的内心,也会渐渐地被释放被温暖。因为,当我们去学会欣赏别人时,这种磁场的相互感应,也会让我们有种亲和力,同样的,别人也会发现我们的可爱与善解人意的优秀品质等等。试想,如果人心都像刺猬一样的互相接触,那么肯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学会欣赏别人,也是在为我们狭隘的自我解围。嫉妒,并不能改变别人的优秀,也不能让我们变的更优秀。与其毫无意义的围困自我,何不换种方式,去为自我解围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嫉妒)(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嫉妒)  

 梦参法师:嫉妒瞋恚与发财 

 宽运法师:好事皆赞叹.善缘皆随喜 ──放下嫉妒心境宽 

 卢志丹居士: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如何消除嫉妒心? 

 对治“嫉妒心”,最简易法门,功效却大得无可估量!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