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郭德才:心念的力量相随心生


   日期:2010/10/5 20: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相随心生”,是佛教中常用的一句术语,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代的纵横家鬼谷子。既“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其意思是说:一个人所表现的外在吉凶相貌、神态,是可以随着这个人的心念转变发生变化的。而这种观点,也被我国古代许多相学家所肯定。如宋初的陈搏在《心相篇》中曰:“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斯言虽简,实入伦纲领之妙。”陈搏并据此推出:“未观形貌,先相心田”的学说。清代的陈钊也在《相理衡真》中讲:“相有更变,心之所向,而相从之以变……”在生活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曾有一位原本相貌很不错的雕塑家,但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丑。他访遍了名医,吃遍了偏方但都无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游历了一座寺院,在与长老的交谈中,他诉说了自己的苦恼。长老听完笑了笑说:“你这病我能治。但条件是,要为我雕塑几尊神态各异的观音。”雕塑家听了很高兴,连想都没想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长老的条件。

  我们知道: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观音是慈祥、善良、圣洁、美丽的化身。雕塑家在塑造菩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研究,甚至要模拟她的各种神态。而只有这样,才能将观音塑造的栩栩如生。半年后,雕塑家十分满意地完成了长老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相貌也变得比原来更加端庄、漂亮。此时他突然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原来“变丑”的病根,是因他在两年前一直在雕塑大量丑陋的夜叉造成。

  相貌是表情的凝固。一个人的相貌、神态,与他所处的环境、心情是分不开的。德国自然科学家康德曾经说过:“神态甚至是不由自主地与内心活动相伴相随,它是由于经常的重复逐渐成为的固定面容。”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秀美敏捷的外表是岁月刻画的结果,由于脸部无数次飞快地收缩舒展,便表现出性格的特征”。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讲:“由于不同的人会频繁使用不同的面部肌肉,结果会使某部分肌肉发育增强。而脸部的一些纹路正是因为肌肉力惯性的收缩,才会变得更加明显。”

  相由心生,相由心变。假如说一个人在当前已经有了凶恶的面孔,可是他在今后经常能发起慈悲之心,相信他那凶相在不久就会转变成吉相;反过来讲,即使有些人在如今还是满脸福相,但他不知行善积德,并经常起贪爱和憎恨的念头,那么他的福相也会在不久消失。所以说,我们如要想拥有一个较好的相貌,那么你在平时就要注意修心养性、多做善事。另外,在生活中还要有一个平和、愉快的心态。即使我们原本长的并不十分漂亮,但叫别人看见也很舒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郭德才       心念)(五明学佛网:郭德才       心念)  

 杨云唐居士:观音耳根法门与运心念佛 

 净界法师:印祖: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 

 如瑞法师:把握心念 

 仁焕法师:用感恩心念佛不断 

 仁焕法师:以感恩心念佛 

 圣旭法师:专心念佛必受益 

 其它法师:用感恩心念佛(觉行大和尚)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散乱心念佛可以往生吗? 

 宽运法师:心念不空过 念佛不离心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6 散心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十念记数念佛法及与其它摄心念佛方法的 

 真实不虚:虔心念诵《地藏经》 治愈我的皮肤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