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9.安平与刺激


   日期:2025/1/18 10: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安平与刺激
 
风雨中的启示
 
这几天风雨很大,使我想到某次风雨的感受──我最近都住在高山上,高山的风雨本就比平地大,尤其我住的地方又靠近中央山脉,因此,那里的风雨更比平地强烈。记得那次连下了一星期的雨,不只每天下,而且每小时都在下,不仅外面下,且房子内也在下。又因山上的房子多是铁皮屋,故下起雨来音响效果特别好,乒乒乓乓的,听起来真够紧张刺激。
 
终于等到雨停了,赶快下山采购。但当乘车到平地时,却见一群年青人手提着收录音机正在放音乐,放的是什么乐曲,虽不甚清楚,但可知那是摇滚乐之类,乍听之下觉得与山上的音响颇相类似,只是气势上百万分不及一,于是我当下有着很深的感受,这即今天所要讲的主题:〈安平与刺激〉。
 
安平的现代人
 
我深深觉得现代人的日子过得太安平了,以住屋而言,洋房大厦,即使外面刮大风下大雨,而在屋里的人可能既不清楚也没关系。尤其在有空调系统的大楼里,根本嗅不到任何下雨的味道。在都市里春天来了,既闻不到花香,也听不到鸟鸣,可说是都生活在四季如一的天地里,太平和安顺了。
 
以食物而言,于十年、二十年前有所谓季节性蔬菜,夏季有夏季的菜,冬天有冬天的菜,而现在好象都一样。因有暖房设备,故冬季也可栽种出夏季的菜,而夏天在高山上,也可种出寒冬的菜。再不然国际贸易,热带与寒带互为往来。故我们的食物变得天天都差不多。
 
变动的生命本质
 
以往我们总希望住在四季如春的地方。但以我的理会,四季如一的日子过久了,反将让人觉得单调厌倦。这其中但为一个深刻的理则:生命本就是变动的历程。古人有谓:「生生之谓易。」生命是存在变动中,若心脏不动人就死了,呼吸不来,人也死了,故要时时变动才能显现出生命的活力。春有春光,夏有夏景,人要吃、喝、拉、撒、工作、睡觉。先由婴儿而少年,再从青年而老年,生命本一直在变化中。青春永驻好不好呢?其就像每天过大厦的生活一样,单调乏味。
 
生命既是在变动中呈现出其存在与价值,因此,若不变动或太过封闭,反将枯萎。真正的生命必表现在广度和韧性中,广度就如春、夏、秋、冬的变化,而韧性是指生命的适应能力,冬天冷到零下,夏天热到摄氏四十度,人都一样可以过活,这不只是靠科技文明,更且靠人的调适能力。从北极到赤道,从沙漠到雨林,都有人类的文明,愈在各式各样不同的环境里,愈能展现出生命的韧性。
 
保障的双重意义
 
因此,国人常讲的保障,是一方面保护他,一方面又障碍他──主要是障碍他的成长。现在的科技把我们保护得无微不至,因此,也削弱了我们生命的广度和韧性。不论从生理或心理的角度来看,适度的挑战对我们生命的成长总是有帮助的。但现代人的习性,却将尽可能利用人为或科技的方法,以便把自己封闭在更安平的羽翼里。
 
标致的假象
 
所以现代人的外观虽看起来似非常标致,但其实脆弱得很。时下的少男少女,不多是细皮嫩肉、红唇皓齿吗?但就是经不起一阵风雨,也经不起一点心理的压力。就像现在流行的广告包装,外观华丽,却未必有相称的品质。现代人常被取笑为「饲料鸡」──饲养在笼子里的鸡,与整天在野外跑来跑去的鸡当然不一样;现代人或被譬喻为「温室的花朵」或「水耕植物」,为什么会形成这个样子呢?因为我们已用过度的文明来保护自己,故使生命变得萎缩脆弱。
 
荒野的呼唤
 
记得曾读过一本小说──美国杰克.伦敦所写的,书名叫《荒野的呼唤》。小说的主角是一条狼狗,虽然主人对它非常厚爱,但有一天它跑掉了,因为它更向往着荒野,所以称为《荒野的呼唤》。变动既是生命的本质,故人也不可能只委身在安平的日子里;所以现代人便一方面设定安全,一方面又寻找刺激,日子太平淡了,也会将人逼疯的。
 
所以在顾虑安平的先决条件下,现代人又拚命去找刺激,而刺激多不出声、色之类,就如摇滚乐,或灾难、恐怖、武打……等电影,之所以找刺激,那是对太安平日子的反动,然找刺激有用吗?未必!因找来的都是一些已规划好的,即使再恐怖的电影,还是不恐怖的。所以拚命去追求「假刺激」,还是无法满足生命求变的需要。
 
有气出不得
 
于是我们可以见到现代的社会是相当畸形,这但为「有气出不得」也。人活着就有气,气既不断产生,也要不断排出去。若人只把自己封闭在一狭隘、单调的世界里,又无劳务性的工作,于是气便无地可出。或郁在心理、或郁在生理;郁在身体就会生病,郁在心理就形成心理异常。
 
暴力与疏离
 
郁气若急找出路,第一是向外形成暴力,现代社会的暴力比以前多很多,不只是拿刀枪,抢劫杀人,也会只为一点小事就吵翻天。前些日子台湾流行飚车、挫鱼等危险性、残忍性活动,都因日子过得太平淡了,气郁在内所形成的歪风。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最初靠打仗起家,而待天下太平后就只好盖大竞技场──用观赏人和野兽搏门的方式以为出气,最后罗马帝国不得不沦落灭亡了。因这究竟是一种病态、颓废的出气方式。
 
第二、气如果无法向外发,便向自己发,于是形成冷漠与疏离感。现代人多很冷漠,非但不关心别人,甚至厌恶这个社会。一方面用种种方法,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求安全、保障。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向外寻找刺激,更且在无形中又形成暴力与疏离的倾向,这都是两端。保护自己需要花心力、财力,寻找刺激也一样要花心力、财力。现代人都很忙碌,其实就只在这两端间转来转去,看起来轰轰烈烈,其实一文不值。
 
从看破而超越
 
如果我们学佛、打坐,无法从理解而跳脱出今日时代的共业,还是与大众在这两端间冲来撞去──一方面享受安平,一方面又寻找刺激,则即使套上了修行的外衣,也不能改变忙乱、浑沌的身心,因此,要让我们真正活得自在,便必得从这二端的矛盾中跳脱出来。生命本就是变动的,而因于环境的变动,所产生的挑战,对人的成长还是有帮助的;因此,如外界所给的刺激量,我们还能胜任,那就不该回避而应接受,即使有钱、有足够的技术装备,也要勇于接受挑战和磨练。真正的生命要能安于现实──安于当下现存的时空,而不要刻意辛苦去塑造另一个世界;因那只可能反把自己塞入象牙塔中,而使生命变得更黑暗、扭曲而没有乐趣。
 
科技的价值
 
从这一点我们来谈科技的价值,科技文明所给我们的将是什么?很多人把生命当作「点」来追求,这点得到了,再追求下一个点;如此取一舍一,便恰如经典上所譬喻的:有只猴子,每摘一颗果子,就往服腋下一夹,再摘一颗,再往腋下夹,结果总不出那颗而已。如对生命的价值取向,也是看到一点就抓,抓到了,就把原来的舍掉,则生命必仍是那么孤单脆弱。科技对我们来讲,可以帮助我们去突破许多的点,但这突破是要我们能因此而扩展生命的面,而不是只将自己变得更娇柔、造作、浮华、颓废。我们可以利用科技盖好的房子,同时也不妨偶而接受大自然风、雨、冷、热等的挑战,如此才使得生命的广度、韧性慢慢增加,甚至提升,而非只是取一舍一地穷追不舍。
 
安于当下
 
禅宗常言:我们的烦恼皆来自取舍之心。故要破除烦恼,唯有安于当下。但此「当下」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而已,既然生命的本质是变动的,则安于变动的环境,安于成长的历程,才是生命的真谛。以外缘不断变动,故心境也不断提升,因此,这当下便由一小点慢慢扩充成一个面,而最后成一个体──具足深度、广度与密度。
 
勇于承担
 
结论:对现代人的建议:科技已如此文明,我们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回到原有的生活去,因此,日子是免不了愈来愈安平,但至少我们要就现有的环境去接受它,去利用它。现在的大厦都有电梯,但你也不妨偶而用走的方式上去,可以乘电梯也可以走路,这才是所谓的广度和韧性。不要因科技文明而让人的身体愈来愈萎弱;同样,对于少数劳务性的工作,应以欢喜心来承担。现在人很矛盾,一方面讨厌费体力的工作,最好一切都能以机械取代。而一方面又觉得运动量不够,故又多方参加种种活动,如有氧舞蹈、瑜伽、太极拳等。
 
出气与化气
 
前已说到:现代人常处在「有气出不得」的情况下。但气有两种出法:一、向外出的是凡夫,不论是寻找声、色的刺激,或依循暴力的手段。二、向内凝聚提升才是贤圣。如往文艺、宗教、禅修等去努力,以求从精神上、心灵上把我们的气于内在里消化。
 
总之,今天所讲的安平与刺激,是希望大家能从使自己忙,也叫别人忙,使自己招损,也让别人受伤的病态生活方式,而回向到以佛法和禅法的知见,去安于现实。唯有安于现实,才能更扩展我们的生命,更提升我们的价值。
 
无住大涅槃
 
最后我们再讲到打坐人的问题,打坐同样也有安平与刺激的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心无妄念,定于安平的境界中。二方面又期待自己有所进步,或身体有好觉受,或心中有法喜、顿悟等。如果这矛盾无法破除,则仍与世人一样在两端间,转来转去,不知何时了!而如何才能超越呢?佛法讲「无所住心」,妄想若来,既觉照出,则妄想很快就过去了。又心中也不期待有任何觉受、变化。心无所住即指生命心识本就是变动的,能随顺这种变动,安于这种变动,则反而让我们减少无谓的烦恼。这无所住心到最后,即是大乘佛法所讲的「无住大涅槃」,在无住中成就大福报和大智慧。
 
民国八十一年六月六日,讲于龙善寺禅一,丘玲钏整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果煜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果煜法师)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禅与净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福与慧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身与心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死与活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师生答问拾珍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双溪圣南寺禅修开示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6.外延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5.观念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4.观参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3.气脉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2.逆障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1.数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