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普献法师:佛教与人生哲学

2025/4/26 13:44: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与人生哲学
 
(1987年9月8日普献法师获阿根廷Belgrano大学颁荣誉哲学博士学位,并于当天所做的演讲)
 
人类的一切问题,是因为这个组成人类的全体的最小单位——个人,其身心尚未健全,在理智、情感上,都未升华与凈化。因此,人必须先健全自我。健全自我必须具备七种条件:
 
一、独立
 
当我们独处,感到无聊、孤寂、难过时,总是期望他人的关怀或支援,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有时为了解除孤寂,我们依赖种种物质来刺激生理,以求得暂时的麻醉,用赌博、集体狂欢...来杀时间(kill time),这都是人类心灵不能自立独处的表现。
 
二、自由
 
人类忽略内在心灵的自由,整天接受外来讯息(information)干扰,外在世界的美丑、好坏、人我是非、音声...,都会破坏我们安宁的心境,进而成为环境的奴隶。佛陀要我们成为「八风吹不动」的自由自在者,能够随遇而安、随处作主。命运就在自己的手中,不要让外在任何力量来决定我们的苦乐。
 
三、平等
 
一切众生灵性平等,都有成圣成佛的可能,可是人们总是喜欢用过去的成见(prejudice)做标签,武断地张贴在所遇见的任何人身上。佛陀说:当以平等心看世间的一切。
 
四、无限
 
以生存条件来说,世间一切都是我们的恩惠者,如果不知感恩,不知回馈(feedback)的话,我们便是世间的负债者。
 
以思想文化而言,我们永远站在历史的交(焦)点——往前、往后看,都是无限,每个人都肩负着承先启后的重责大任,如果你有良好的思想,将会带给世间幸福。
 
以生命来说,生命是无限的,这生死亡接着就是另一生的再生,无限的理想可以在无限的生死中去实现,透过无限,人生是有意义的。
 
五、工作
 
当你不想工作时,很快会老化。工作,是指学习新知,以及服务社会的种种身心行为。享受工作,使我们感受生命的意义。工作要讲效率,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六、宇宙性文化
 
全球的问题来源,在于「区域性文化」,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所展开的一切哲学、思想、乃至宗教。为了「我」、或「我们的」,就对「他」或「他们的」产生排他性、打击性。佛陀说,宇宙是一体的,息息相关,互为缘起的。存在的一切都在互相依赖中得以生存。
 
七、因果自然律
 
人类保存太多的无知与迷信,往往以侥幸的心理,不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以懒散追求安逸,以仇恨对付仇恨。
 
结论
 
把这七点正确的人生观纳入(in put )生命的方程式中,必可以输出(out put)幸福的答案。
 
(节摘录自《龙山文集第一集p.195》)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