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2025/5/18 14:12: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本章解释明来暗谢,光明一来到,黑暗马上消失的道理,说明了‘无明’是没有实在的体性的,当你一旦见了道以后,无明也就不存在了。

前章讲到舍弃了爱欲,就可以见道,那末,见道又是种什么境界呢?‘佛言:夫见道者’,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你如果已经见道,证悟真理的话,‘譬如持炬入冥室中’,持炬,拿著火把;冥,就是黑暗。说一个譬喻给你们知道,好像我们手中拿了一个火把,进入黑暗的房子里头去,这座房子纵然是千年的暗室,一千年一万年以来,都是黑漆漆的,但是,由于我们将火把拿了进去,‘其冥即灭’,里面所有的黑暗顿时就消灭无踪了。‘而明独存’,这个时候,唯有光明的火炬单独存在著。

‘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我们修学佛法,用功修道,有这么一天,觉悟了,证悟到真理,这个时候,举起智慧的光明火炬,那黑暗(无明),随即消灭了。既然无明、烦恼都已经断除了,唯有般若智慧之光的存在,这种般若智慧的光明,是永远照耀著,不会熄灭的。

从前面的第十三章开始,到本章(第十七章),释迦牟尼佛往往先借用譬喻,而后再用佛法配合来解释,可以说都是讲世谛法,属于世间的、‘有’的道理;接下第十八章,是讲‘空’的道理,也就是出世间法、真谛法,是比较深一层的道理。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