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受持菩萨优婆塞戒的基础

2025/6/15 2:50: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2.受持菩萨优婆塞戒的基础

尤其我们凡夫欲学菩萨行者,在多生累劫的利生道上,不失人身,六根具足,「持戒」的基础──五戒是否能守持得很好,是相当不容易的,为什么呢?

如《戒经》卷三说:「优婆塞戒极为甚难。若皈依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皈依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皈依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

又说:「若人皈依于三宝者,是人则为施诸众生无怖畏已,若人能施无怖畏者,是人则得优婆塞戒,乃至成佛。」

这是开示我们要做一个真正名副其实与佛道相应的初发心的佛弟子,除了对天人、神鬼、外道典籍、外道行者「敬而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开阔自己心量的发心来持五戒。

当自己尚未持五戒前,就已经具备对众生「无畏施」的发心与行为时,用这种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慈悲心守持五戒,才能真正称为进入优婆塞戒的受学。按一般佛弟子对五戒内容的认识,是极其浮面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自己已经犯了戒,造下来世六根不全的引因,犹不自知。

事实上,要将五戒俢学得好,就必须详细了解五戒中许多需要注意的细微反省问题,才能明白为何要持戒的前因后果。现在就依《戒经》的重点内容来为读者分辨如何持五戒,才能与菩萨受持五戒──心地戒的发心相应,获得生生世世六根具足、自主、自在的果报。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