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是人类最慈祥的导师


   日期:2010/1/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转载)

释迦牟尼降生人间,贵为太子,抛弃了功名富贵,难道他是傻瓜吗?不是的,他实在是一个具有广大的慈悲心和智慧的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人类的生、老、病、死不能得到解脱,食不甘味,席不暇暖,而出家求道。他更是‘后天下之乐而乐。’——说法四十九年,栖栖遑遑,夙夜匪懈,留下了多少宝贵的真理与训诲,是黑暗人生的一盏不灭的明灯,是汹涌苦海中一只不沉的慈航。谁像佛有这样的悲心,立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愿,在众生度尽以前绝不歇息的?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学生,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学生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

  佛平常教化众生,在回答学生疑问时,认为要采取下列四种方法:

   (一)某些问题必须直截了当的答覆。

   (二)某些问题须以分析的方法解答

   (三)另有一些问题须以反问为答覆。

   (四)最后,有一类问题须予以搁置。(即暂时不给予解答,因为对方在目前尚不能了解这种道理,说了反而增加他的疑惑与迷惘。如小学生问微积分,他连算术都不会,老师如何能解答呢?)

    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就是应机说法,也就是因材施教的意思。

   佛永远以爱心和耐心来教导学生,他不认为有愚笨到不可教育的人,有凶恶到不会悔悟的人。

   佛一生贡献出他的智慧和慈爱,详说了无数伟大的真理,教导了无尽的众生,但他永远不以‘教主’或‘主宰’自居,他认为他来到人间,祗是尽到了他承先启后的责任——发扬过去无数佛所发现的真理,启发后知后觉的人。

   他本身是佛,而佛确信宇宙的所有众生,将透过他们本身的努力与磨炼,而达到和他自己一样睿智、伟大的境地。

  佛与众生是平等的,每一位众生都是未来的佛,他们之间并不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也不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而只是一种暂时的‘师生’关系。

  迷的时候是众生,一旦开悟的时候就是具有真知灼见的佛了。

  别灰心,别泄气,就是那已经昏暗了十年的漆黑房间,只要点燃起一盏灯,就可以驱逐十年的黑暗,而带来了满室的光明!(佛家叫做:‘十年暗室,一灯能照。’)

   点燃起你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光明就在你周围,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这些道理就是伟大的佛陀告诉我们的,他不是最慈祥的导师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教育)(五明学佛网:       教育)  

 仁焕法师:舍命全交接受佛的成全 

 仁焕法师:实践人间佛教 

 仁焕法师:“南无阿弥陀佛”是生命改良进化的信号 

 仁焕法师:学佛是为了什么 

 李向平教授:宗教信仰不等于科学——从佛法与科学的关系谈起 

 李向平教授: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李向平教授:生态佛学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会”如何可能?——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 

 仁焕法师:接受佛成全做极乐人 

 仁焕法师:佛教不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