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日期:2014/5/5 17: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净土》杂志2013年第6期 文/华德
                                            ~部分选摘~
  风水之说与佛教本来是不相关的,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当时民间信仰的影响,以致于不少学佛人士,也乐于研究风水。那究竟佛教认不认同风水的说法,谓只要调整住宅及祖上埋葬之处,就能达到发财升官及保平安等效果呢?
  首先在佛教经典中,释迦牟尼佛明确规定,佛弟子不能从事风水、占卜等一切迷信活动。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很明显,佛陀是坚决反对风水、占卜等活动的,并认为如果对于这类迷信活动,深信不疑乐于从事,则会障碍解脱之道的修行,并且还会感得不吉祥的现后世果报。
  不仅佛弟子不能相信风水,并且还不能从事这一行业。如果学佛人从事看相、风水等为人说吉凶的事情,在佛门中是被称为邪命的。在印度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三中说到:“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如是等种种不净活命者,是名四维口食。”并且在《大智度论》卷十九中,龙树菩萨给予了五种邪命的定义:“问曰:何等是五种邪命?答曰:一者,若行者为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二者,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者,为利养故,占相吉凶,为人说;四者,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者,为利养故,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邪因缘活命故,是为邪命。”
  虽然佛经和菩萨的论著,都对占相吉凶给予了批评,并禁止佛弟子从事这一类活动,但佛教人士由于受道教及民间信仰的影响,还是有一大批人热衷于此。这一点从明朝净土宗祖师莲池大师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在莲池大师的观点中,彼显然认为通过看风水而改变吉凶兴衰,这一说法根本就不存在。要想去衰致盛、趋吉避凶,主要在于人心的弃恶从善,而不在于对住宅位置的改变。而对于那些因为争抢所谓的好风水地,而致家破人亡的不明理者,莲池大师是感到可惜和遗憾的。
  同样,在近代著名高僧印光大师的著作中,印光大师也认为风水之说不可迷信。印光大师于《复江有朋居士书》特地以他家乡一个风水师为例。这风水先生为人看风水,能预先知道人家数十年后的吉凶。然而他的儿子十余天后突然死亡,他的父亲三四个月后也就死了,他都没能预先知道,且没有办法破除。以此来说明,专门靠风水谋求吉利,不如一心修心进德为好。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昆明萧长佑居士书》印光大师认为风水先生的话,不可作为依循的准则。如果按照风水家们所说,那么富贵人家则永远富贵才对。为何高门大户的子孙,每每最终会饥寒而死?世间最有能力能够得到好阴宅、阳宅的,莫过于皇帝,而为何皇帝又大多数都短寿?自汉朝以来,没有一个朝代能够超过四百年基业的。印光大师认为要想转祸为福,应当按佛法的道理去做,在心地上求福田。而不是另修住宅,另迁祖坟。并且指出看风水的人,实际上多半是小人之用心,不过借此来欺世盗名而已。因为看风水者,没有哪家是真正兴旺发达的。风水师能够为别人谋求福利,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谋求到福利?以此来证明,对风水之说不可迷信。
  是故对于风水热潮,每一个学佛人都应该理智而科学地去对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看待风水)(五明学佛网:佛教       看待风水)  

 仁焕法师:实践人间佛教 

 李向平教授: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李向平教授:生态佛学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会”如何可能?——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 

 仁焕法师:佛教不是迷信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经济的“社会性”刍议 

 沈海燕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者——论真禅法师的思想及其 

 陈兵教授: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严耀中教授:综说中国佛教断肉食蔬之意义 

 严耀中教授:佛教的现实关怀与僧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