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关于对佛教修行的认识


   日期:2010/3/22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讲修行,道教同样也重视修行;修行,就是修炼自己的身体和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不过,佛教与道教各有所则重。佛教主要在于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炼气以健身益寿为次;道教则以炼气为主,修正自己行为辅。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在于成神成佛,神话中飘渺的神仙和佛,这是一种虚幻的存在;而实现中的佛(或神),则是一些觉悟了宇宙人生智慧的智慧者罢了。这里就以佛教的修行作为论述对象,来了解和认识佛教所谓的修行吧。佛教把人的诸多种行为归纳为三大类:一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业行为;二是言语所造作的口业行为;三是起心动念的意业行为。我们日常中行为的数量和种类无论有多少,都总不出这三大范围,因此,佛教将其称为“三业行为”。如果我们的思想错误了,见解错误了,说话错误了,行动错误了,这些都叫做错误的行为;故,我们必须把这一切错误行为修正过来,这就是佛教讲的修行。而“三业行为”的修正,是要以心为主,禅宗讲:修行要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呢?根本就是心,心是修行的根本。起心动念就是一切行为的根本,我们一切的行为皆出自于起心动念的结果。即心正,我们的言行一定是正的;心怀不正,我们的言行就会是错误和邪恶的了。因此,在“三业行为”中,心为根本,修行应从心修起就是这个道理。

  在佛教的“三业行为”中可总结和分类出“十善业”:即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口业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有三,不贪,不嗔,不痴。

  1、身业:不杀生,圣严法师曾经说过:“原则上讲,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他动物是轻罪”。杀人是最大的罪恶,因此,戒杀是以不杀人为根本。偷盗和邪YIN也是人罪恶行为之一,人须慎戒之。

  2、口业:一是不妄语,妄语是存心欺骗人,就是不诚实行为。二是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小者使俩个人失和,大者使两国交战,这是很严重的过失和罪恶,我们决不能忽视的。三是恶口,恶口就是说话没有分寸,没有礼貌,很粗鲁,甚者出口伤人,使人听了之后很难受。四是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说得非常好听,可是用意不善,是一种欺骗和迷惑他人的不良行为。

  3、意业,就是指起心动念,其有三种:不贪,不嗔,不痴。首先是贪念。贪是贪爱,包括吝啬。欲望没有满足,莫不拼命在希求,希望得到满足尚又生出更大的欲望存在,这是贪心。已经得到的,不能放下,不肯施舍帮助别人,这叫吝啬。贪是一切罪障的根源,因为贪心存在,人往往为满足自己的贪念而犯科作案,侵害他人或公众利益;由此而恒生出种种罪恶,如小偷、骗子、强盗、民贼等。人没有了贪念,他也就不会有罪恶发生和存在了。其次是嗔恚。人贪不到就生嗔恚,如果贪得到,就不起嗔恚心了。最后是愚痴。净土法门法师认为愚痴就是没有智慧,世间道理有真有假,有正有邪,有是有非,有善有恶,但是他不能辨别,认识不清楚,把假当真,把邪的当作正的,这是愚痴。佛教的修学,提倡从根本修。根本是心,远离贪嗔痴,断灭贪嗔痴,真心自然显露,这就是从根本修。

  佛教的修行就是不断感悟和理解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真缔,修正自己一切错误行为;人除了要洁身自爱外,还应提倡慈悲为怀要帮助他人醒悟宇宙人生道理,摆脱贪念、嗔念和愚昧,远离罪恶,做一个能够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真理的道德质品高尚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修行)(五明学佛网:佛教       修行)  

 仁焕法师:实践人间佛教 

 李向平教授: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李向平教授:生态佛学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会”如何可能?——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 

 仁焕法师:修行的定位 

 仁焕法师:佛教不是迷信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经济的“社会性”刍议 

 沈海燕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者——论真禅法师的思想及其 

 陈兵教授: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严耀中教授:综说中国佛教断肉食蔬之意义